2009年5月16日 星期六

被抹煞了天使和魔鬼-《天使與魔鬼》(Angel & Demons)

真是可憐,《天使與魔鬼》裡的教皇內侍一角,被扭曲成為一個權力鬥爭者。
 
 
看了《天使與魔鬼》(Angel & Demons)的電影版,實在不能說真的真的真的很失望。
 
或許先要公平一點地看,如果只以一部通俗電影的質素,而無視原著小說的精彩,《天》並不難看,而以電影的節奏而言,亦真的比《達文西密碼》處理得出色,如果你真的沒看過小說,而又不打算在將來看原著,今次這部《天》還是可以一看的。
 
作為一個讀過小說版的人,雖然明白這部小說的的複雜性是電影無法拍出的,雖然也看過《達》的電影如何將每一個謎題背後的典故及象徵意義刪去,雖然我也是抱著「不要要求跟足小說」的心態入場,但真的真的看得很氣憤。
 
今集就像《達》一樣,入場前以預計到電影一定會將故事情節簡化,及刪除了部份人物,這個我完全體諒,問題《天》連原作中的重要人物都刪除!而《天》「強勁」的地方是,大致保留了原著的故事線,但故事的主旨卻完全扭曲,電影將原著中一個有思考、有深度,科學和宗教之間千絲萬縷的矛盾、每個角色心中的思考抗爭、一場人性和智慧的鬥爭,簡化成為四個字:「權力陰謀」。原著中根本就沒有所謂的「權力陰謀」,所以明明情節相同,但在影院中我卻覺得自己在看另一個作品。
 
列出一些小說和電影的不同,供大家思考一下:(內含劇情)
 
1 誰殺死教皇?
 
大家看電影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:電影到最尾都沒有講明教皇是被誰毒殺的!!!!當然,按常理去猜,也可以猜到是教皇內侍做的事,但在電影之中,教皇內侍其實沒有殺死教皇的充分理由,相反,小說之中,理由就充分得行。(請繼續看後文會和明白)
 
2.消失了的角色(一) -- 維多利亞的父親
電影中是女主角發明「反物質」,她的助手一開始就被殺死,小說中,「反物質」是女主角維多利亞的父親發現的,而其父親身為科學家同時,也是一明牧師。當整個歐核研究中心以至研究中心的主席(電影所刪去的重要原著角色)都致至以科學的理性去反對宗教的不理性之時,她父親卻是認為可以用科學去證明宗教,並認為「反物質」正好證明了《聖經‧創世紀》。他將這事告之教皇,開明的教皇十分高興,認為科學和宗教終於不用再對敵。但本身反宗教的研究中心主席(亦女主角和女主角父親的上司),卻認為「反物質」正好證明科學高於宗教;而教皇身邊最親近、最信任的教皇內待則認為「反物質」是以科學沾污了宗教的純潔。這幾乎便是小說的主旨,電影沒有拍出來。
 
3.消失了的角色(二) -- 歐核研究中心主席
 
電影中刪除了一個重要人物:歐核研究中心的主席。先說歐核中心主席,他是一個雙腳不能行動的人,一生貢獻科學,但他原來卻是生於宗教家庭,小時候患重病,其父母深信祈禱便可以幫到他,他卻病情加重,最後醫生哀求下,他父母才準許醫生用藥,但為時已晚,從此他的雙腳成了殘廢。所以,他一直認為是宗教害了他,科學教了他,他一生就是致力用科學去對抗宗教。但他卻十分敬重女主角的父親,最後,本著自己的科學清神,無法不信服於女主角父親那個用科學證明宗教的理論。小說中他才是被誤認是幕後主腦的人,電影中保安侍衛長代替了他成為替死鬼。
 
4. 消失了的角色(三) -- 「真正的」教皇內侍
 
電影中不算刪去了教皇內侍,但事實上,電影中的教皇內侍,和小說中的教皇內侍,根本是兩個人!電影中講教皇內侍只為讓自己成為教皇,而發動整個陰謀,但原著之中,他是一個真正執著放宗教的人,他是真的覺得自己感受到神的啟示而行事。小說並沒有將他寫成一個邪惡的人,相反,即使最後事敗,小說仍將他定位為一個本性善良的人,他仍能感動世人,追求真善美。小說的結局,他感受到使命已完成而自焚,電影竟將之拍成畏罪自殺!
 
5. 教皇內侍的身世及殺死教皇之原因
 
教皇內侍是個孤兒,母親在戰火中意外死去(戰爭在他眼中也是科學的產物),幸得教皇收養,他從教皇身上感受到宗教的慈愛,也視教皇為最敬重的學習對象,所以他決定一生為上帝而活。後來,他發現教皇認同用科學去證明宗教,他便覺得教皇背叛了宗教。
 
電影也講了個大概,但重點卻沒有講:內侍發現,他一直所敬重的教皇,竟不是聖潔的,他,竟在成為教皇之前有一個私生子。他覺得教皇不但因為認同科學而背叛了宗教,更是其身不正,破壞了一直以來在他心中的完全形象,於是他便痛下毒手,令教皇變成他全盤計劃中的一著棋子。這就是電影中沒有交代,教皇內侍要殺死教皇的原因。
 
小說去到最後,實在是晴天霹靂,原來教皇的「私生子」,竟就是教皇內侍本人,但教皇也沒幹出傷風敗德之事。在他還沒做教皇、還是主教之時,愛上了一名修女(即教皇內侍那位死於戰火的母親),但二人最後戰勝了肉慾,二人純粹希望這段愛情關係能完滿而想要有一個兒子,二人並沒有進行過性行為,而是借用了科學----試管嬰兒技術。
 
對,又一個晴天霹靂,教皇內侍不發現自己是教皇的私生子,一生反科學的他,竟就是因為「科兒」才出現於世上。只看過電影的你,有沒有覺得這樣精彩的情節很陌生?對啊,電影中一點也沒有講。
 
6. 小說中的「天使」和「魔鬼」(一) -- 科學及宗教
 
小說中提到科學和宗教本身,幹過不少好事,但為了自身的權益,都幹過不少不見得光的事,甚者更是攻擊了對方。而在幹不見得光的事同事,科學和宗教都認為自己是為了至善的真理,此為小說的「天使」及「魔鬼」---科學和宗教各自也有「天使」和「魔鬼」的一面,而兩者也互為對於是「天使」和「魔鬼」。電影中,所能論及實在少得可憐。
 
7. 小說中的「天使」和「魔鬼」(二) -- 父vs女、父sv子、父女vs父子
 
小說中,女主角父親以科學事主,而女主角亦理性主導,認成熟的科學應化成為人類具體的得益,例如偉大地解決能源問題,例如自私地用來謀利。另外,情節上女主角算是間接害死了自己的父親。而教皇,和教皇內侍的關係,小說中寫二人型同父子(事實上內侍後來發現二人真的是一對父子),開明教皇一心要化解宗教和科學數百年來的矛盾,而教皇內侍則全心追求宗教百份之百的純潔。父vs女、父vs子,各自本來就是2個對照關系, 而這對「父女」vs這對「父子」,又互相在對照,當中的對對錯錯,也是「天使」vs「魔鬼」。
 
8. 小說中的「天使」和「魔鬼」(三) -- 兩位悲劇人物
 
正如前文,歐核中心主席和教皇內侍一生都和科學與宗教有數不盡的恩怨情仇,科學和宗教在二人身上是「天使和魔鬼」,而二人基於科學和宗教所幹過的事,也包含了天使和魔鬼。另外,忠心的侍衛、電視台的記者、主教們等人,其實都有類似的內心交戰,電影當然沒有拍出來。
 
9. 其他
 
以上提到的,便是一些我認為很重要而電影刪去、改掉,令到電影成為「另外一個新故事」的重點。電影中還有不少「我可以接受到」的放動:如小說中充滿暮智、主持教皇選擇的大主教,在電影中也變成一位爭名逐利者。(小說中最後四名紅衣主教都死了,他破格成了新教皇,小說中他是百份百清高、受人敬重的),電影也將殺手的個性平面化,抹去他背後有血有肉的故事,將他變成一個純粹用來推動情節的角色。雖說這點改動「可接受」,但其實也是可惜的。
 
電影改編小說,對小說本身,好處是更有效宣傳原作,吸引到更多讀者,即使人們不選擇看回原著,至少,小說作者本身所想的故事,都能在另一個平台和全世界人分享。但是,這其實也是不成功便成仁,電影如改得面目全非,人們看過電影後並不知原作是另一回事,只會以為原著也「不過如此」,電影成了小說的反宣傳。
 
所以呢,電影改編小說,對小說作家來講,本來也就是「天使」和「魔鬼」。

2008年10月10日 星期五

舊瓶的新裝 --《武俠梁祝》Butterfly Lovers


吳尊的演出不過不失,而阿Sa的個人氣質則將梁祝由呼天搶地的淒美變成清澀的動人。
 

或許每一個年代都需要有自己的《梁祝》。

《梁祝》故事都耳熟能詳,從選角來看,《武俠梁祝》肯定是主打年輕人的主流市場,雖然「武俠」二字看似突破傳統,但相信仍沒有人會期望本片有如舞台劇《梁祝下世紀傳奇》一樣的顛覆性別錯摸。本片雖一開始就用旁白交代了這不是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,卻也暗示本片的梁仲山和祝言之是梁祝再世,故事其本結構正就是大家所知的《梁祝》。

這個處理手法自有聰明處,說是梁祝再世,當故事和梁祝一樣時,你不能怪我;當故事作出大量改動、脫離原作味道時,加入了「武俠」,你也不能怪我無厘頭,因為講明是「再世」的「新」故事。當然,「再世」和「武俠」是否討好,則要看觀眾自己了。個人就覺得「再世」的設定其實有點多餘,將經典改頭換面其實沒什麼所謂,拍得好便說了,如1996年的狄卡比奧主演的《羅密歐與茱麗葉後現代激情篇》(Romeo + Juliet)我就相當喜歡,殿堂級導演黑澤明的《蜘蛛巢城》等名作,也就是將莎翁名劇變為日本古代物語,改得好時,實不怕給人批評。

本片同樣是台灣俊男加香港玉女,令人不禁拿當年徐克所拍、吳奇隆及楊采妮主演的版本比較。本片和徐克版一樣,改變了原作,令梁一早發現祝是女生,增加較現代化的愛情元素,不過這份情的處理卻有天大不同,也基於兩代主角的氣質各有不同,令電影味道各異:徐克在鏡頭色調和導演手法下,較能表現古典式淒美;馬楚成版換上一份清澀,而本來我覺得是有點多餘的武打元素,也造就了故事未段多了點悲壯。

不過馬楚城版的結尾有點新意,看似「羅密歐與茱麗葉」式的命運弄人,但扭了穚,片中吃了毒藥的阿sa變並非完全假死的茱麗葉,期間是有知覺,知道外間一砌,最後死而含笑,她要的不是廝守終生,而是一份心意,和傳統梁祝的悲劇結局著一點點不同的涵意,似乎也暗示了年代已不同。(雖然由導演以至一眾年青人觀眾也未必刻意地會有這想法……)

若我問我,我還覺得徐克版好看,因為那片也代表了我輩同齡人士的浪漫年代。不過,我阿媽當年睇見吳奇隆及楊采妮,都不屑地話任白好睇好多,所以看見同院不少看得又哭又笑的年青人,你就得承認每個年代的o靚仔o靚妹都有權去詮釋他們的浪漫。

所以奇怪為何會是IIB級。

2008年9月19日 星期五

美國搞笑作自慰 -- 《凸務咔啦蘇》You Don't Mess With the Zohan


阿當桑迪拿搞笑功夫已自成一格,只是否遇上好片則半點不由人



雖然全球化講了多年,但文化仍然可以有代溝,王晶式賤格笑話在香港應該沒什麼市場了,但在荷李活卻可以繼續好賣,今個星期有部《搞乜鬼咁多災爛片》,剛看完的,就有這部《凸務o卡啦蘇》。

荷李活有錢又有人,一堆爛gag都有辦法炒得香。《凸務o卡啦蘇》節奏明快,笑位密集,作為一場一百三十分鐘的娛樂,沒有悶場實而且尚算精彩,已是難能可貴。拍過《迫上斷背山》、《命運自選台》,近年走紅的阿當桑迪拿被喻為是占基利的搞笑接班人,但老實說,我不覺得占基利的誇張演繹法真的很好笑(相反他認真做的如《大魚奇緣》其實做得更好),幸好阿當桑迪拿沒真的當正自己是新占其利,誇得多來仲收得到,扮傻仔都有說服力。

天下無敵的以色列突擊隊員阿蘇厭倦當兵,詐死後偷偷走到美國,實現夢想做個髮形師,但沒有人肯聘用,結果流落到在以色列人死對頭----巴勒斯坦人的聚居地區,作cheap cheap街坊理髮屋的打雜。捌開一堆屎尿屁有味笑話,故事畫公仔畫出腸講以巴衝突,最後結論是「大家身在異鄉都是為了逃避戰爭,何不和平共處」云云。
 
雖然本片以奸商這個專作挑撥離間的角色去作美國電影的典型自嘲,不過故事中處處用巴人民的人活習慣作笑料,最後又說以巴人民的國家沒有樂土,在美國國土上卻和平共處,可見本片其實只是拍給美國人用作精神自慰而矣。全場的確笑聲不斷,但現實中以巴人民的故事,何時才會真正笑得出?

2008年9月6日 星期六

真情習作 --《十分鍾情》 A Decade of Love



《十分鍾情》由「十分」變「九分」,到底鍾繼昌的《愛的光環》有沒有機會「重出生天」?

《十分鍾情》的由來頗有意思,發起人林超榮原意是以香港十年回歸作母題,由十位導演﹐以十個香港地標,拍出十個各長十分鍾的故事。可是當中鍾繼昌所拍的《愛的光環》因題材問題被抽起(早前外間一直有傳說政治問題,超人卻在訪問中講過,本片題材不涉及政治,對我們來說,這只好成為一個謎),而部份故事又由兩個導演聯合拍成,最後竟成為十一個導演九個故事的局面。

九個故事未必每一個都對正題講香港十年,風格由寫實到荒誕各有不同,不過卻都很有香港情壞。林愛華《舊山頂道》情節老套估得到,卻細膩道出這幾年來的中產悲歌;《路漫漫雞蛋赤赤紅》講的士佬幫回港的金山阿伯尋找舊友,人情濃而不肉麻。個人最愛《路漫漫雞蛋赤赤紅》,真是男人老狗的浪漫,頗愛那些街角追逐片段。片中出現的金山阿伯、水兵、的士佬、行船、灣仔等等,都是一些我們平時不會覺得是香港icon的香港icon,唯主角找修女派紅雞蛋及金山阿伯尋友兩段呼應不足,否則將更動人。
 
其他一些較「另類」的作品也頗為搶眼,如場境甚似《人間狗鎮》的《依然有夢》、帶點魔幻寫實的《紙皮爸爸》,故事和手法都很討好,尤其《紙皮爸爸》,充滿不造作的童真得來(也多得可愛的肥仔小演員),故事卻很成熟,主題簡單,卻又觸及至深,沒有悲傷情節卻也可以感動。

然而,每部片只有十分鐘,據知拍攝期又短,沙石難免不少。如黃精甫的《清芳》情壞一絕,故事卻不完整;《獅子下山》故事有趣,但受特技資源所限,又太說教,效果尤如教育電視。九個故事,坦白說其實有點像在看九部電影學生習作,因著時地人的限製,電影出現了在這群叫有經驗的電影工員者身上不應該出現的青澀。或許也正因如此,味道倒是真摰。

2008年7月30日 星期三

罪與罰的人倫劫 --《賊兄弟連環劫》Before the Devil Knows You're Dead


菲臘施摩荷夫曼和伊頓鶴基的表現無械可擊,導演功力更見一班,本港卻竟只有三間影院上映本片。


「人人都是罪人,希望在魔鬼知道你的死訊前,你已進了天堂半小時。」
本片開場打出的字句,也是愛爾蘭人的敬酒語,可見主題難離《罪與罰》,英文原片名索性就叫作《Before The Devil Knows You' are Dead》。

故事講述兩兄弟走投無路,唯有一起挺而走險。《東方快車謀殺案》薛尼盧密貴為殿堂級大導演,平實中見功力,故事時空跳接交代,並以不同角色的視點出發,將片中父子、兄弟、夫婦關系蹤橫交錯地組織在一起,故事卻又可以一層一層交代前因後果,十分引人入勝。本片無疑很容易令人想起活地亞倫的《迷失決勝分》及《迷失愛與罪》,尤其後者,同樣以是兄弟犯案的情節帶出對罪性探討,不論在社會階層向中上爬,或向下沉淪的,罪罰仍然。
 
本身我愛《迷失》系列多一點,對罪和罰的關係說得巧妙,以及那種低下階層向上攀附的掙扎、對慾望的描寫也更立體(金錢、女色、家庭、地位等等等等);但若論影片角色間的環環緊扣,及現實到肉,人倫中的矛盾,則以本片為優。中文片名的「連環劫」其實譯得不錯,因為除了打劫,每個角色的命運也真的劫中有劫,而且大家的劫,是「你劫我我劫你」,哥哥為生活為和老婆遠走高飛,拉了弟弟犯案,至頭來弟弟勾了自己老婆;父親偏心細仔,因細仔行動出錯(叫了外人參與打劫而且有真槍),結局累死母親……諸如此類的關係在片中相扣得如一個網,片中有幾條父子(女)、兄弟、夫婦的關係對照,影片除了探索了罪與罰的社會性,更深刻地講及人倫性。
 
廿草影帝《冷血字傳》的菲臘施摩荷夫曼演大哥,戲味十足,繹演其弟的型男伊頓鶴基完全沒有給比下去,將連犯罪也犯得一事無成的細仔演得有血有肉。扮演老爸的亞拔芬尼後半部才發力,角色更將故事推出深一層的味道:片中正直守舊的他,原來也和賊家打過交道,原罪是自己偏心還是其他?故事沒交代亦根本沒有這個計算,只見結尾一幕,他帶者滿手罪行,卻走向光明,「劫」後餘生,「罰」和「解脫」,原來並存得相當微妙。
 
 

2008年7月29日 星期二

The truth is nowhere --《我要相信:X檔案》(The X Files: I Want to Believe)

久違的二人組,片中還會見到「冼生」,17年人事幾翻新,都幾唏噓。(更有「卡拉季奇」版莫探員!)

如果電視劇拍成的電影只是電視加長版,這會讓人很失望。不幸地,《我要相信:X檔案》給我的感覺正是電視加長版;幸運地,原來只要情意結夠深,加長版都收貨而且好滿足。

別以為以上只是一個fans的盲目簡評,本片有很多理由可叫fans大喊「回水」:第一,今集沒有提過任何過去主線故事中的種種未解之謎;第二,甚至和華府陰謀等主線無關;第三,連外星人都無份!今集case的奇異程度,別說和上次《X檔案大電影》的「大單o野」無得比,甚至拿來做season special都未必夠level。
 
然而,電影不去玩這些icon原素,原來另有message。雖然照舊是「莫霍斯覺得有料到、丹娜不斷反駁」的公式,但片中就明顯地強調了主題「I want to believe」,「相信」,和「要信」原來是兩回事。莫霍斯一生和華府、俄軍、神秘組織、外星人糾纏,以為一步一步貼近真相,今集話你知,事隔多年,姬莉安德遜都由少女變中女,但原來The truth仍然is out there,甚至真相根本不存在。本片就是要講,沒有真相下,仍然相信的意義。「I Want to believe」就是莫霍斯那張經典UFO海報上的標語,電視中第一集已存在,雖然不肯定《X檔案》還會否有續集,但今集作大結局,也好完整了。

p.s 網上看到一班給與本片劣評的,多是沒看過電視版的十幾歲小朋友,唯有笑說:
 
The truth is outdated!